白居易《钱塘湖春行》:一首诗中的西湖春色

白居易与钱塘湖的春日邂逅

公元822年,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被任命为杭州刺史,相当于现在的杭州市长。第二年春天,这位”白市长”骑着马,带着随从,来到西湖踏青。没有手机拍照的年代,白居易用一首《钱塘湖春行》记录下了这美好的春日景象。诗中提到的”钱塘湖”就是如今的杭州西湖,”春行”则是一次春日游览。这首诗不仅描绘了西湖的早春美景,更展现了白居易对天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诚。

诗中描绘的西湖早春图景

“孤山寺北贾亭西,水面初平云脚低”——白居易从孤山寺北面、贾公亭西畔开始游览。孤山是西湖中的一座独立小山,与周围山峦不相连,因此得名”孤山”。诗中描绘了春水初涨,湖面与堤岸齐平的景象,远处浮云低垂,与水天相接,构成一幅和谐的早春水墨画。

“几处早莺争暖树,谁家新燕啄春泥”这两句尤为生动。初春的黄莺争相飞向朝阳的树枝,新归的燕子忙着衔泥筑巢。黄莺的鸣叫和燕子的忙碌,都是春天到来的信号。诗人通过这两种鸟类的活动,巧妙地传达出春日的生机与活力。

乱花浅草中的春意盎然

“乱花渐欲迷人眼,浅草才能没马蹄”这两句堪称诗眼。”乱”字用得极妙,形容早春时节花朵尚未大规模开放,东一丛西一簇的景象。而春草也刚刚发芽,浅浅的只能勉强遮住马蹄。现在大众常用”乱花渐欲迷人眼”来形容在纷繁复杂的事物中迷失路线,但原意却是表达诗人沉醉于春光美景之中。

“最爱湖东行不足,绿杨阴里白沙堤”道出了诗人对湖东景色的偏爱。白沙堤位于湖东,可以一览西湖全貌。春风吹拂下,杨柳依依,白沙堤掩映在绿荫之中。游人如织,骑马赏春,美不胜收。”行不足”三字,既表达了景色之美令人流连忘返,也透露出诗人对天然之美的无限眷恋。

《钱塘湖春行》的现代启示

白居易的这首《钱塘湖春行》,不仅是一首优美的写景诗,更是一份珍贵的西湖春日记录。诗中描绘的许多景象,今天的游客依然可以在西湖边找到相似的画面。从孤山到白沙堤,从早莺到新燕,西湖的春日魅力跨越千年而不减。

这首诗提醒我们,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,不妨像白居易那样,放慢脚步,细细质量身边的天然美景。不需要专业的摄影设备,用心感受并用文字记录,同样能留下难忘的春日记忆。正如白居易用诗句定格了那个春日的西湖,我们也可以用适合自己的方式,捕捉生活中的美好瞬间。

版权声明

为您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