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粒一粒的雪叫什么?揭秘雪花的独特形态

雪花的奇妙全球

你有没有注意到,有时候落下的雪是一粒一粒的?那这些小小的雪粒到底叫什么呢?其实,这种一粒一粒的雪在气象学上有个专门的名字——”霰”(xiàn)。当我们说”一粒一粒的雪”时,通常指的就是这种独特的降水形态。

霰和普通的雪花不同,它们看起来像是小小的冰粒,直径通常在2-5毫米之间。想象一下,这些微小的冰粒从天空落下,打在脸上会有轻微的刺痛感,和轻柔的雪花形成鲜明对比。那么,为什么会有这种差异呢?

霰与雪花的区别

要领会一粒一粒的雪叫什么,我们需要先了解霰和普通雪花的形成经过。普通雪花是在云中水汽直接凝结形成的六边形冰晶,而霰则是在特定条件下形成的独特形态。

当云中的过冷水滴(温度低于0℃但仍保持液态的水滴)与冰晶碰撞时,水滴会在冰晶表面迅速冻结,形成这种白色不透明的小冰粒。这就是霰的形成经过。因此霰看起来更像是一粒一粒的小冰珠,而不是我们常见的六角形雪花。

你知道吗?霰在下落经过中还会发出沙沙的声音,这是它与普通雪花最明显的区别其中一个。下次遇到下霰的天气,不妨仔细听听这种独特的声音。

霰的常见场景

一粒一粒的雪通常在什么情况下出现呢?这种降水多发生在气温接近0℃的过渡季节,特别是秋冬交替或冬春交替的时候。这时候高空温度足够低,但近地面温度又不太低,形成了霰产生的理想条件。

有时候,在一场雪的开始或结束时,我们也会看到霰的身影。这是由于降水形态正在从雨转为雪或从雪转为雨的经过中,大气层中的温度分布正好适合霰的形成。这时候你可能会先看到几粒霰落下,接着才是大片的雪花。

有趣的是,在山区,霰的出现频率更高。这是由于山地地形会影响空气流动,创新出更复杂的温度分布,为霰的形成提供了更多机会。

霰与冰雹的区别

很多人会把霰和冰雹混淆,其实它们是两种完全不同的降水形态。虽然看起来都是一粒一粒的,但霰比冰雹小得多,而且结构更松软。

冰雹通常出现在强对流天气中,如雷暴天气,它的形成需要强烈的上升气流。而霰则多出现在层状云降水中,没有冰雹那么猛烈的形成条件。另外,冰雹是透明的或半透明的,而霰是白色不透明的。

最直观的区别是:霰落在手上很快就会融化,而冰雹则需要更长时刻。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说”一粒一粒的雪”时,通常指的是霰而不是冰雹。

欣赏雪的多样形态

现在你知道一粒一粒的雪叫什么了吧?霰,这个不太为人熟知的词汇,描述的正是这种独特的降水现象。大天然总是充满惊喜,就连看似简单的雪,也有着如此丰富的形态变化。

下次遇到下雪的天气,不妨仔细观察一下:是轻盈的六角形雪花,还是一粒一粒的霰?这种观察不仅能增加我们对天然的了解,也能让平凡的冬日变得更加有趣。记住,无论是雪花还是霰,都是大天然馈赠给我们的冬日礼物。

版权声明

为您推荐